Sunday, December 31, 2006

愛笑的小孩

昨天下雪,花生般大小的雪片從天上灑下來,很漂亮。凡凡在窗前也看得出神,笑開了,就像是漫畫裡那般地把嘴笑成了半圓型。



晚上帶凡凡去看朋友這個月 22 日剛生出來的 baby,早產三禮拜,很輕很小,五磅多一點。看字面還沒感覺,看到真人時真的嚇了一跳,好小好小,感覺比橄欖球還小,手腳好細,感覺很脆弱。凡凡又是在旁邊看得出神,不過這裡沒有照片,且拿凡凡的照片充數。



凡凡裝可愛

Saturday, December 30, 2006

不能欠過年



禮拜六在家裡趁凡凡睡覺的時候趕緊弄一下 paper ,這陣子因為忙這已經耽擱了不少事了,圖應該是差不多了,只是有些地方順序還是要再斟酌一下,有些實驗還要補上。明天就是 New Year's Eve,不能欠過年。

Mirror Mirror on the Wall


嬰兒都對鏡子特別地有興趣,凡凡自然也是。

皮亞傑觀察自己的三個小孩所得到的結論奠定了他在認知方面的宗師地位。我沒有皮亞傑那樣的才賦,不過藉由偶爾的觀察還是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凡凡現在八個多月,已經對所處的世界有了大致的概念了,像東西藏在屏風後面看不見了,他知道東西仍然存在,沒有消失;或說他也知道一個空間不能被兩個物品同時佔據,諸如此類。對鏡子的反應以及凡凡怎麼理解鏡子呈現的影像則是另一件讓我好奇的事。

首先當然會想到凡凡到底知不知道裡面那人就是他自己?我沒有肯定的答案不過我猜想應該是知道吧。他在鏡中看到同時在他背後的爸爸媽媽,就空間上他可能會認為鏡中的東西都在他身後。影片中的凡凡知道爸爸在斜後方拿著相機拍他,卻很自在地藉由鏡子的反射看著鏡頭,等到後來不小心頭撞上鏡子嚇了一跳,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往身體後方去看發生了甚麼事。



類似的事還有很多,像我們有時把燈關掉,讓凡凡拿著手電筒玩。在漆黑的房中,牆上手電筒投射出的圓形光亮區域十分清楚,凡凡手拿著手電筒搖晃,那圓形區域也就跟著搖晃,凡凡應該是知道兩者間有些關聯,但似乎又不太明白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因為當換我拿著手電筒讓凡凡追逐著牆上的亮光,凡凡看了看我手上的手電筒但卻沒有意識到是我在操控那亮光的方向。或許像光和影子這種看不到的關係現階段仍超出了八個月小孩的理解範圍吧。

凡凡也會跟鏡中的自己講話。


以及看著鏡中的自己做體操。

Hercules



這小子大概真的在家裡橫行慣了,加上近來突增的活動能力與力氣,讓他真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力大無窮,搬動過客廳的小茶几,浴室的架子,臥房的抽屜後,現在腦筋竟然打到體積至少可以裝下 20 個凡凡的 crib 上來了。

可是你畢竟不是天生神力的 Hercules 啊。

不過若你真是,那就得小心不會又被剃成滿月那般的小光頭!

Thursday, December 28, 2006

走走,走走走。


凡凡現在越來越會走,越來越敢走,也越走越得意了。嘖,還沒滿九個月就這樣子。


還可以走一走急停煞車立定。


當然也有走走摔倒的情形,露出有點不好意思的表情。


只是偶爾也是有出力太猛衝過頭,重心不穩翻車的情況出現。

Microsoft 3D Map

今天仍然照舊這幾天的生活,到實驗室弄 paper 的圖,中間休息空檔看到 msn 首頁的 map 功能,玩了一下還不錯,幾個月前剛試 microsoft live map 的時候還只提供了四個角度拍攝的衛星照片,現在已經可以用軟體計算貼出 3D 立體的建築物了,雖然看起來很像 game 的畫面,不過還是蠻有趣的。

住的地方,可以看到我家的窗戶。

學校與實驗室。

點圖可放大,現在每天就騎著腳踏車在這兩個地方來來回回,剛剛也在地圖上畫了路線圖並量了一下,嗯,不會很遠,全程大約 3.4 miles,騎車不趕的話 25-30 分鐘。

Wednesday, December 27, 2006

Minutes Speech in Any Given Sunday

很喜歡看 Al Pacino 的電影,他很擅長演那種長篇大論演說的角色,從 Scent of a Woman (1992) 、The Devil's Advocate (1997) 到這部 Any Given Sunday (1999) 都有類似極有煽動性的獨白演說橋段。

Any Given Sunday 前前後後在台灣還有美國的電視上看了四遍,還是很好看。我一直覺得裡面 Al Pacino 的角色是在影射 Pat Riley 〈據說導演 Oliver Stone 本身也是 Miami Heat fan 的樣子〉。Miami 的職業球隊,老牌明星教練,被質疑無法適應新一代的球風,鐵血教練,無預警接管別隊的教練位置,當然還有那震憾力十足的演說能力。不過自然 Al Pacino 是不可能有 Pat Riley 那一身「阿媽尼」的帥勁的。

去年 Miami Heat 的陣容大概也只有 Riley 能壓得住這些來自各隊的問題球員,在季後用 15 Strongs 的口號成功地凝結了整支隊伍並在最後一個系列發揮最大的韌性逆轉獲勝。這讓我想到我在台灣時看到的一篇ESPN 的賽後報導:

記得當年主將還是 Alonzo Mourning & Tim Haradaway,有場比賽 Heat 打得不好,中場時候 Pat Riley 拿出了個裝滿冰水與冰塊的桶子叫大家集合,說道:"If you want to win a championship, you have to want it…"

接著 Riley 把自己的頭埋入水中,

時間過了幾秒,

過了一分鐘,

又過了一分鐘,

球員面面相覷不知該怎麼辦,Riley 的脖子上青筋暴露,有的球員已快忍不住準備去拉他起來了,

這時 Riley 終於把頭抬了起來,整個臉凍得僵紅地接著說 "…like it's your last breath."

賽後 Zo 表示如果那時 Riley 要他去撞牆,他一定不加思考立刻去做,當下就算要他幫 Riley 擋子彈他都願意。

Al Pacino 在 Any Given Sunday 中也有類似的一段演說,Inch by Inch,看了還是十分熱血,心情沮喪的人可以多看幾次!

--
Minutes Speech / Al Pacino


I don't know what to say really. Three minutes till the biggest battle of our professional lives. It all comes down to today. Now either we heal as a team, or we're gonna crumble. Inch by inch, play by play, till we're finished. We're in hell right now, gentlemen. Believe me. And we can stay here, get the shit kicked out of us, or we can fight our way back into the light. We can climb out of hell. One inch at a time.

Now I can't do it for you. I'm too old. I look around, I see these young faces, and I think... I mean I've made every wrong choice a middle-aged man can make. I pissed away all my money, believe it or not. I chased off anyone who's ever loved me, and lately, I can't even stand the face I see in the mirror.

You know when you get old in life, things get taken from you. That's part of life. But you only learn that when you start losing stuff. You find out life's this game of inches. And so is football. Because in either game, life or football, the margin for error is so small. I mean... one half a step too late or too early and you don't quite make it. One half second too slow too fast, you don't quite catch it. The inches we need are everywhere around us. They are in every break of the game, every minute, every second. On this team, we fight for that inch.

On this team, we tear ourselves and everyone else around us to pieces for that inch. We claw with our fingernails for that inch. Because we know when we add up all those inches, that's gonna make the fucking difference between winning and losing! Between living and dying! I'll tell you this - in any fight, its the guy whose willing to die who's gonna win that inch. And I know if I'm going to have any life anymore, it's because I'm still willing to fight and die for that inch. Because that's what living is! The 6 inches in front of your face...

Now I can't make you do it. You've got to look at the guy next to you, look into his eyes. Now I think you're gonna see a guy who will go that inch with you. You're gonna see a guy who will sacrifice himself for this team, because he knows when it comes down to it, you're gonna do the same for him.

That's a team, gentlemen. And either we heal, now, as a team, or we will die, as individuals. That's football, guys. That's all it is. Now,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uesday, December 26, 2006

122606 島上新聞

History always repeats his story.

--
摘自[民主進步黨網站]
麥卡錫主義
一九五○年二月九日,威斯康辛州參議員麥卡錫(Joseph R. McCarthy)在一個紀念林肯誕辰的聚會上演說,表示手上握有一份205人的名單,這些人在政府部門組織了一個共產黨的間諜網,他們是侵害美國的叛徒,目的在擴大共產勢力,讓自由世界逐日退縮。許多公務員就在「安全有顧慮」等莫須有的罪名下遭到監控、解僱或囚禁。以後凡對於公開指控某人有親共而不忠於國家之行為,但卻無充份證據者,通稱此為麥卡錫主義(McCarthyism)。

摘自[自由時報]
綠委質疑張不夠坦蕩
對張熙懷情緒失控,民進黨立委林國慶表示,張熙懷如心中坦蕩蕩,就不應對外界質疑產生如此強烈的反應,他判斷,張情緒失控就是因外界對張的質疑每項都是真的。他並認為,張熙懷已經不適合擔任國務機要費案的檢察官,如果張主動聲請迴避此案,對張本人也比較好。

延伸閱讀:
12/20/06
民進黨立委林國慶緊咬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張熙懷,質疑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檢察官?心中有沒有台灣?


12/23/06
綠委指控國務機要費案公訴檢察官張熙懷,到澳門酒店喝花酒

Monday, December 25, 2006

凡凡又偷看



這次偷看又被抓到了,還看了兩次!

第三次聖誕節大戰

聖誕節中午陪凡凡看了他喜歡看的 Barney and Friends,過沒多久就是 Lakers vs Heat 的比賽了,今年是連續第三年在聖誕節當天排湖人對熱火大戰,主要看的還是 O'neal 跟 Bryant 的 drama 吧。今年 O'neal 受傷沒上場,不過 Wade 狠狠地把 Lakers 修理了一頓,一個人拿了 40 pts, 甚至還有 4 blocks。熱火連續第三年在 X'mas 全美轉播的大賽中擊敗湖人。

其實今年再看熱火的比賽已經沒有之前那麼有感覺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一季 Pat Riley 終於帶著 Heat 拿到了 NBA Champions,比 Riley 承諾的十年晚了一年,不過誰在乎呢?自從來到美國以後我好像轉運了,支持的球隊開始會贏球了,而且都是很戲劇化的逆轉。

第一年來時,Red Sox 在美聯冠軍賽被 Yankees 連續海噱三場,在 Boston 打的當時我還是 rotation student,剛好去 Tim 家開 party,在場的人都很悶,走回家時經過 Fenway Park,迎面的每個人都是一副如喪考仳般的屎臉。後來第四場第五場都打到三更半夜的延長賽,這時氣勢已經大大不同了,等到 Schilling 硬是把腳踝斷掉的韌帶縫在皮上帶血上場投球,真的是熱血到不行啊。最後在三比零的絕對劣勢下連贏四場,成為史上第一支 0:3 後還能勝出的球隊,也把 Yankees 打成了史上最大的笑話。有圖為證:



之後進世界大賽也順著氣勢 sweep 紅雀拿到世界冠軍。不過自從打破 86 年的詛咒拿到冠軍後,就少了點熱情想看紅襪的比賽了。

來的第二年,Miami Heat 在總冠軍賽的前兩場都被 Dallas Mavs 大比分痛電,氣勢一片低迷,Cuban 已經開始籌備遊行的事了。第三場回 Miami 打到剩六分鐘時 Mavs 還領先 13 分,之後神奇的事又發生了,Wade 一個人隻手接管了戰局硬是把比賽帶進延長賽,第四場 Mavs 又是從領先被打到落後,這時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前一年的 Red Sox 一樣,氣勢已經變了,果不其然 Wade 在系列賽中大殺四方,每個季中交易來被唱衰的球員都在關鍵時刻發揮功用,Heat 連吃四場,從 0:2 打到 4:2 封王。熱火的冠軍戒指:



結果一樣,今年對熱火就沒怎麼注意了,今年應該是 Riley 的最後一季,他終於證明了他可以在湖人以外的球隊拿到冠軍,也算是沒有遺憾了。

或許等明年 Riley 退下來了之後就開始支持 Celtics?不過我想很難。

Death Note

最近很紅很多人在講的「死亡筆記本」影片,全長兩小時,給耶誕及新年假期在家無聊的人打發時間用。前面一小段是宣傳用的廣告,之後接著影片,附英文字幕。

Merry Christmas !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2007 to all my dear friends!

The first commercially produced Christmas card:
London, 1843 Victorian times
Commissioned by Sir Henry Cole & illustration by John Callcott Horsley


Extended Reading:
Christmas greetings...from Torquay @ BBC
Christmas card @ Wikipedia

Sunday, December 24, 2006

再談中興 Cell Paper 事件

前面提過這幾天 Blog 流量大增,從來源可以看出很多是從台灣各個大學連過來的,現在大概鋒頭真的是過了,以台灣新聞報導的習性應該只要不要有人白目故意提起,是不會再有醒目報導了,或許這是講講這事到現在一些想法的好時機。

一開始是 MSN 聊天時朋友說道他的另一個朋友用 MSN 告訴他這篇 paper Fig. 2C 有造假的嫌疑,特地把 paper 抓了下來看了看圖,跟朋友說應該還好吧,相信應該不是假的。基本上科學研究還是要以信賴為基礎。就連原始資料不見了要撤回 paper 時其實心裡都還覺得應該不致於會造假,只是等到後來張邦彥實驗室流出來的 Fig. 2c repeat 圖片被發現有塗改的痕跡;乃至連不相關的 JBC paper 也被發現圖片有修改的痕跡,事情就真的大條了。

事件爆發之後一直留心台灣學生對這事的反應跟想法,老實說看到現在心裡真的是很失望。不知是否是被「台灣第一篇『本土』Cell paper」的光環綁架,還是受到檢舉的學生來自中國大陸所致,重點完全不在「是否圖片有造假」這事上,反而一再強調「等待實驗再現性的結果出來」與「中國大陸心態的可議與偏頗」。有人出聲質疑還會招來落井下石之類的譏評,想想實在為台灣科學教育感到悲哀。

整件事有兩個部分,Cell paper 中的「內容結論是不是真的」與「圖片等資料是不是真的」,兩者沒有必然的關聯性,台灣整個科學界現在的處置方法就是給張兩個月重做實驗證明他 paper 的「內容結論」為真,但對圖片等問題卻一直模糊以對,對外只說是「直接在原始資料上標示導至資料缺失不全」。要查清楚 paper 結論是否為真固然重要,但難道只要內容為真後者就無關緊要船過水無痕了嗎?還是等到無法再現實驗時再回頭公幹圖片作假的問題?

JBC paper Fig. 1 也是差不多的問題,這事上面好一些,有原始資料,看起來也與 paper 的圖是相符的,問題就出在作者似乎局部修飾了結果,也蓋掉了些與看來重點無關的部分,作者遇到質疑也僅一直強調他有原始圖片並對被質疑修改的部分堅稱是軟體的問題,但當這部分遇到更多質疑時卻又沒有進一步的說明。

Cell paper 的問題至少中興都開過會問過學生了,在原始資料上標示等情事怎不說明具體詳細一點,Fig. 2C repeat 圖片被發現有塗改痕跡後也完全不加說明,JBC 上的圖也是一般,兩篇作者皆試圖澄清他們沒有問題,只是當遇到更多質疑時便噤聲不語,親近的同學出來背書同時又承認自己嘗試過但做不出來那樣的方格效果。中興的學生遇到這事可能感到很悲憤覺得很委曲,但這樣胡亂幫忙保證實在一點幫助都沒有,再加上護航攻擊人那就更糟了。

實驗結論的再現性跟圖片有沒有造假是兩個問題,其一為真不表示另一個也必為真,既然張邦彥與中興已經有過初步調查,相信對圖片的問題已經有結論,現在只是等兩個月確認內容結論的真實性,為何遲遲不把圖片部分說清楚,外界質疑的那些圖片, Cell Fig. 2C repeat 與 JBC Fig. 1 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事可以做為台灣科學教育一個很好的教材,對台灣教育的發展是有幫助的,若是為了保護學生這並不是正確的作法,若他們是清白的把詳情說明清楚才是對他們最好的作法。

再說另一個台灣學生顯現的迷思,認為「等到確認實驗結果為真就真相大白,沒有造假」,或者有人還會認為那圖片顯現的結果也是真的,所以沒有問題。要知道好歹唸到博士的人不該會笨到哪裡去,沒有幾個人會真的以為拿假資料可以混一輩子不被發現的。那為甚麼還有人願意冒險?其實在很多例子,當下他們都相信自己是對的,所以這造假只是借時間的「權宜」之計,等到搶到了 credit 別人也重覆了自己的結論自然就沒有問題了。壞就壞在有時太過自信,結果他的想法是錯的,當然不能排除有人猜對了,造假依然沒被發現,但沒被發現不能改變這是件錯事的事實,何況張邦彥這次兩篇 paper 都被發現有問題?

與其關心張邦彥與他的「本土」Cell paper,不如把注意力放在到底這些學生做了錯事沒有,以及若真做錯了該怎麼處置上面。

Saturday, December 23, 2006

假裝可憐



凡凡實在很會假,明明自己在那邊玩門玩的自得其樂,一聽到媽媽的聲音說要出來了,就趕緊爬到浴室門口巴著門哀給媽媽聽,裝可憐。

含魯蛋



凡凡很喜歡她奶奶之前織給凡凡爸爸的毛衣,從長袖快要穿成短袖了,特別是那兩顆黃色毛球,三不五時就拿著吃。看起來好像還真的挺好吃的樣子?

Step by Step



難得抓到凡凡走幾步路的嘗試過程。

太空人阿姆斯狀登路月球時落了句名言「這雖然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凡凡沒有阿姆斯壯那麼有「才調」去月球上學走路,所以只能在地球上說「這雖然只是人類的一小步,卻是我的一大步」。

好心情



沒甚麼,就是心情好。

施比受更有福



凡凡對剛剛開抽屜找到的紙張特別有興趣,為了怕他將那紙「拆吃落腹」,趕緊將紙揉成一團,這樣就安全多了。

最近試著開始跟凡凡玩「給跟拿」的遊戲,希望從小就能讓他學會跟人分享東西,看起來成果很不錯,凡凡往往都很樂意把東西交給我不會緊抓著不放。凡凡的媽媽說這應該是天性,是凡凡個性比較好的關係。不管是不是如此,從小讓小朋友樂意跟人分享東西總不會是件壞事。

一般來說,比較常用的技巧是要跟小朋友用換的,以物易物,像凡凡這樣真的比較少見。上次 postdoc James 跟我說她一歲大的女兒 Josephine 有天早上手拿著一袋草莓在玩,James 怕她弄髒便伸手要把草莓拿走,沒想到 Josephine 一把就把 James 的手抓去拿嘴狠狠地咬下去,James 只好拿出另一袋蘋果假裝那蘋果有多棒,Josephine 方願意跟他交換。

之後還有影片複習課程,讓凡凡看看剛剛自己的表現,你看凡凡看得多專心。

翻箱倒櫃



凡凡力氣挺大的,現在已經會自己開抽屜了,唉,要是他也學會了把東西放進抽屜擺好而不是只把東西拿出來把玩一番就好了。

Friday, December 22, 2006

Paper, Paper, Paper

今晚 Tim & Chris 要去 Woods Hole 家中過節度假,趁他們出發前把圖片整理了一下好跟他們討論。雖然以前在台灣就寫過 paper,不過今天還是開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書上沒有也不知哪裡有的東西,圖片順序怎麼排比較好,哪種期刊喜歡哪類的文章,題目要怎麼定,scale 要寫多大,收獲很多。

想想這或許跟我現在做的東西有關,跳脫了單一基因或蛋白質等級的規模,整個說故事的方法好像也多了起來。又因為語言的關係,好像常常我的標題有 over-statement 的傾向,有時也是一時想不到該用哪個好字,Tim 今天就一邊笑把我寫的 happens 改成 occurs,一邊說:「你知道的,其實它們都一樣,但在科學界大家比較喜歡用 occurs 這個字。」這點自己感覺可能是在這邊最麻煩的事,呃,之一。

今天來 lab 的人已經很少了,現在幾乎整個 department 的人都跑光了,我還得努力一下在 Tim & Chris 26 日回來前把重新想好改好的版本再跟他們討論一次,說不定得從頭到尾改版一次。

27 號當晚他們又要飛到 London visiting other Mitchisons 了。

Kiwi!



Someone emailed me this, a nice but sad animation. Right now it is one of the top ranked movies in the YouTube.

This is author's thesis for his master degree. Here is Kiwi's website. Check it out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

吃飽睡

可能白天玩得太累,飯都還沒吃完就睡著了。

拿個枕頭給他也能枕坐著睡得很熟。




Thursday, December 21, 2006

Chang Ban-Yang's JBC Paper

MECHANISM OF REGULATION OF PROKARYOTIC TUBULIN-LIKE GTPASE FTSZ BY MEMBRANE PROTEIN EZRA

不看不知道,原來張做的範圍這麼廣。Ftsz 是細菌裡的 tubulin homologous gene,很有趣的是他在細菌的細胞分裂中扮演的是類似動物細胞中 actin 的角色,building the contractile ring。而細菌中的 actin-like gene 則是扮演類似動物細胞中 microtubule 的角色,spearating DNA material。

不過這是題外話,重要的是似乎 paper 中的這幾張圖還有是被修改的痕跡。事情發展到這樣張無論有無涉入都難辭其疚,得負責任,整間實驗室都這樣子搞。

Figure 1A 原圖

Figure 1A 調整後


Figure 1B 原圖

Figure 1B 調整後

122106 島上 Cell Paper 新聞後續

這是今天報紙的內容,不過根據網路上張邦彥實驗室不久前試圖澄清時所流出的訊息,一開始是 Cell 要求張提供原始圖檔,張整理後發現遺失,補寄 repeat 實驗的圖檔,之後接到 Cell 回信「建議」張主動撤回論文。

事情發展到現在,從報導裡張的口吻來看,他應該已經瞭解到他學生到底做了甚麼好事了,中興上週日開的會議中該生也承認用 photoshop 「過度美化」圖片檔。現在只能寄望國科會給他的兩個月內能親手重覆出這個實驗結論。

cell paper 結論是真是假與是內容是真是假該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就算結論是真附上了張假圖是不是就表示一切沒有問題?張邦彥再怎麼努力驗證他實驗的結論也無法洗清這次受到的質疑,特別是連 repeat 實驗的圖片都被發現有塗改的現象。

其實每個地方多多少少都會發生這種事的,也無需講到會連累整個台灣科學界之類的話,不過台灣現在從事研究的學生怎麼思考這次的事件,以及怎麼處置相關人等,才是台灣學界未來能不能發展起來最重要的指標。
--

【2006/12/21 聯合報】
張邦彥:對自己論點 仍有信心
【記者陳亮諭/台中市報導】


中興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張邦彥昨天表示,學生製作圖檔時犯了疏失,他一切概括承受,對自己發表論點仍深具信心,「請多點時間讓我證明!」

張邦彥在今年十月發表「原核生物RAN聚合酶轉錄起始因子中的α功能特性」,指出生物由蛋白質構成,全球首度確定突變的α因子可單獨作用,為基因製造蛋白質的關鍵點,該研究成果登上生物學國際雜誌「細胞」(Cell)。日前被大陸學者指控該研究一張蛋白質反應圖片經人為修改,質疑研究造假。

張邦彥與校方調查後發現,執行實驗的學生在準備圖檔時,直接在原始數據檔中進行標示,造成部分研究數據的原始檔案不齊全。張邦彥在十二月七日主動向Cell雜誌撤回報告。

「很痛心,真得很痛心!」張邦彥昨天表示,全心投入研究十餘年,穩扎穩打地作研究,卻因學生的關係,不僅個人難過,也讓學校、國家蒙羞,「學生的錯我來承擔,對研究論點仍具信心,請外界別再炒作這議題,給我充分時間,進一步研究證實給大家看。」

Wednesday, December 20, 2006

偷窺



噯呀呀,凡凡你竟然想偷看女生洗澡,被抓到時還會不好意思迅速逃離現場喔。

凡凡愛唱歌



CD 放的是 Barney and Friends 的歌曲,凡凡目前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聽到喜歡歌就會開始跟著唱,只是沒人知道他唱的是哪一段就是了。

最近美國是有股中文熱,不僅許多人時興在身上刺幾個中文字,現在連科學界似乎也染上了這風氣。

CSBi 是 MIT 的 Systems Biology Program,之前的 director Peter Sorger 上禮拜才剛轉(被趕?)來我們這裡,一下子多了三十個人,下午的免費零食就不夠吃了,所以似乎不是很受大家的歡迎。

CSBi 這陣子舉辦了個研討會,海報就貼在實驗室外的走廊上,上面大大地寫了一個「氣」字,有時走過看到,我就會想這些外國人真的懂氣是甚麼東西嗎?可能多半還是因為中國方塊字看起來漂亮又炫所以才放在海報上吧。

一般說來中國字筆劃越多看起來越有結構感也越漂亮,像是圖騰一樣,所以如果沒人在意或知道海報上的方塊字到底是甚麼意思或與主題有沒有關係的話,下次可以建議放個大大的「蠢」字在上面,筆劃這麼多,外國人一定會愛到不行!


海報下面一行小字寫著 "DNA & Qi - life force - represent the contrasting perspectives for managing human wellness."

Figure 2C Repeat Data ?

這幾天 Cell paper 的事沉寂了些,不知發展至此中興方面會怎麼處置該作者與指導教授。

事發後 Cell 去函 paper 的通訊作者張教授希望其提供原始圖檔以供檢驗,由於第一作者已離開實驗室入伍當兵,張與實驗室同仁花了一個週末整理資料發現還是少了兩張圖片的原始資料,其中之一就是爭議所在的 Figure 2C,不過他們有找到該實驗 repeat 結果的原始圖檔。由於沒有 Figure 2C 的原始圖檔,張教授便將此 repeat 的實驗結果寄與 Cell,希望證明他們實驗結果的真實性。

下面是同實驗室的學弟公開於網路上希望澄清的 Figure 2C repeat data 圖檔,看完了之後,心情蠻複雜的,不知該同情張還是怎樣。現在想起來,Cell editor 收到這樣的圖若真有去檢視是否有變造過的痕跡,不知心中想法又是如何?

<圖片出處>
Figure2c-1 repeat data
http://files-upload.com/files/29859/Figure2C-1.tif.html

Before 調整反差

After 調整反差

Tuesday, December 19, 2006

凡凡愛看書



凡凡現在每天最有興趣做的事就是去書櫃拿書來看,還可以一次看很多本,十足愛書人模樣,只是以後要記得對書溫柔一點,不要折到書,這樣才是乖小孩。

後台

這不是講誰在當我的後台讓我靠,也不是指華爾街裡做得要死的後台分析師,而是 Google Analytics 的後台分析,昨晚無聊看了一下這個 blog 的統計,發現了些有趣的事。

基本上 Google Analytics 把來 blog 的人分為兩大類,第一次來的新訪客跟重複來訪的舊訪客。這幾天流量明顯增加了不少,都是新訪客,查了其它的數據發現大概是因為很多兩岸的「熱心人士」在 Google 上用 "Online Sleuths Challenge Cell Paper" 或 "Ban-Yang Chang" 作關鍵字找到了我那篇 "WTF" 文章的緣故,看來關心那篇 Cell 的人還真不少,華人細胞生物學的未來可說一片光明啊!

仔細地看一下從 Google 轉過來的人所用的關鍵字清單,裡面竟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像 "it's probably me 詞" 這樣查歌詞查到這來的,再來就是像 "aurora kinase 2 和 survivin 有關系嗎" 這種查到我寫的 review 過來的。

舊訪客裡面很明顯 google keywork list 短了很多,不過這些人的來源就比較有意思,可以看出來有些是從台灣的大肚婆網站過來的,中研院連過來的也知道是誰,住在 Fremont / Worcester / Houston / Hanover 等地的應該都認識,從高雄三重連過來的應該是自家人,不過我有點想不出來我有認識誰住在北卡 Durham 就是了,給點提示嗎?

Monday, December 18, 2006

今昔相比

同一件小狗裝,小孩子長得真快。

12/16/2006 (八個月)


12/01/2006 (七個月)


05/07/2006 (滿月當天)

Sunday, December 17, 2006

凡凡上 PTT



大概常見到他爸爸沒事上 PTT 晃,凡凡也想知道玩 BBS 是甚麼感覺,一抬腿便爬上了桌子將電腦搶了過來用,照這樣子看起來頗有鄉民的資質,一上手馬上就開始推文了。

Saturday, December 16, 2006

Νάρκισσος



希臘神話中 Narcissus (Greek: Νάρκισσος) 是個美男子,因為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而迷戀不已,怕是凡凡也有一點這樣的傾向了,對著玻璃裡的倒影。

X'mas Party



下午帶凡凡出門參加學校 spouse association 辦的 X'mas party,當然免不了地要應景讓凡凡跟聖誕老公公拍張相。比較意外的是面對其實打扮十分嚇人的聖誕老公公,看起來連我都不覺得是善類了,凡凡竟然不害怕也沒有哭出來,反而對那一大叢白鬍子特感興趣,一直用手去抓。



想想拍完照還是趕緊把凡凡抱開比較保險,不然白鬍子一被扯掉,大概現場許多小朋友心中純真的童話就要破碎了。聖誕老公公的助手趕緊拿了一袋聖誕禮物送給凡凡,大概是想要表示對於凡凡放他們一馬的感謝吧。



袋中的禮物還不賴,凡凡有許多新玩具陪他度過第一個 X'mas 了。

狗狗裝



這件小狗裝是凡凡奶奶從台灣買了寄過來的,反倒這邊似乎很少看見在賣類似的嬰兒套裝,如果有大概也就像前陣子萬聖節收到的嬰兒服裝型錄裡的衣服一樣,不是超人就是蝙蝠俠或蜘蛛人。也因為這樣每次這邊的人看到凡凡穿這套小狗裝便讚不絕口,凡凡的媽媽自然也就喜歡讓凡凡穿了。


凡凡穿上小狗裝後彷彿真的變身小狗了,連吃東西都用小狗的方式,真是入戲啊!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



運氣不錯,剛好拍到凡凡醒來的片段,一臉睡眼惺忪樣。這小子也越來越會巴結了,一起床看到爸爸就曉得要喊 papa,不能喊 mama。

Friday, December 15, 2006

121606 島上新聞笑點

所以說台灣生活品質真的是有提升,現在人已經不講求吃得飽,還得吃得好才行。

--
2006.12.16  中國時報
女警釣援交男 被嫌太肥退貨
朱真楷/台中報導


台中警方最近派出男女兩位員警偵辦網路援交案,但女警被嫌太肥退貨;男警則被嫌長相不好,遭到拒絕。警方只好換人,才將援交男女逮捕。

台中市一名黃姓女警,發現男子賴冠志(廿八歲、台中市人)在知名網路聊天室張貼援交訊息,遂與他進行對談。賴嫌聊天過程中,強調自己相當有品味,「長相不優、肉肉的我不想接」,甚至還問她身高多少,太矮的也會被列為拒絕往來戶。

「竟然放我鴿子」,黃姓女警表示,費盡心力說服賴男出面援交,但到了指定時間地點,他卻遲遲沒有現身,經電話詢問才說「剛才我有到現場,但看到妳太肥了,我不想接」,讓埋伏在旁準備收網的員警當場傻眼。

為將賴男緝捕到案,黃姓女警變更聊天室暱稱,試圖再將他約出。未料,警方又再度撲空,賴男事後主動打電話說「怎麼又是妳,不是說你太肥了,我不想接嗎?」

為逮捕這名挑剔的援交男,也為扳回顏面,警方第三次出手,改派面貌姣好的女警赴約。這招果真奏效,當女警一抵達約定地點,賴男立刻現身,才總算將他逮捕到案。訊後將賴男依違反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送辦。

另外,台中第四分局一名陳姓男員警日前上網釣援交妹時,也面臨同樣窘境。陳員說,當時雙方碰面後,援交妹竟然說「你不是我喜歡的型,實在沒辦法跟你做,趕快走開」。聽到長相被嫌棄,陳員相當尷尬,但還是忍下怒氣,表明身分將這名援交妹緝捕到案。

警方無奈地表示,佈線逮捕援交犯得耗費相當多心力,結果收網抓人時長相卻遭對方嫌棄,雖然不知該不該反駁,但自信心確實有些「受傷」。

Thursday, December 14, 2006

WTF!

WTF,竟然台灣也來一次。

如果外人的調查結果都明講了有些圖是 questionable,而那張 Fig. 2C 的原始資料又剛好不見了,那也就沒甚麼好講的了。喜事變屎事。

Science 15 December 2006:
Vol. 314. no. 5806, p. 1669
DOI: 10.1126/science.314.5806.1669a

News of the Week
SCIENTIFIC MISCONDUCT:
Online Sleuths Challenge Cell Paper
Hao Xin

When scientists at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 in Taichung, Taiwan, published a microbiology paper in the 20 October issue of Cell, local media hailed the event, noting that it was the first report in the prestigious journal by an all-Taiwan group. One newspaper quoted the university president as saying that the "findings will rewrite textbooks." That local pride, however, was premature: After anonymous online sleuths raised questions about image manipulation in the paper, a university investigating committee has recommended that Ban-Yang Chang,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retract the paper.


Paper suspect. Internet bulletin board posters discussed possible image manipulation of figures in this Cell article.

In an e-mail to Science, Yu-Chan Chao, dean of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calls the episode an "unfortunate case." But Chao went on to say that Chang's team had provided "repeatable data suggesting that their overall conclusions were correct and reproducible."
The Cell paper, which questioned prevailing views of how transcription of a gene's DNA begins in bacteria, was challenged publicly on 16 November when an anonymous posting appeared on an 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run by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posting alleged that starting with figure 2 of the paper, "several dozen western lanes appeared to be copied and pasted." The board has been abuzz with discussions about the study since then. Another poster claimed to have used "difference blending," a feature of the image software Adobe Photoshop, to compare the upper parts of lanes in the high-resolution version of panel C of figure 2 of the Cell paper and concluded that they were almost identical.

A subsequent reply on the board attributed to Chang denied any wrongdoing. And in an e-mail to Science last week, before the university investigation, Chang denied that images in the paper had been manipulated and stated that the "conclusion we made for the Cell paper is true on the basis of our data."

The paper dealt with the ro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called sigma factor, a subunit of the RNA polymerase (RNAP) complex that transcribes DNA into messenger RNA. Sigma factor "melts" double-stranded DNA, separating the two strands to provide access for the polymerase, but it was thought to need the help of the core part of the RNA polymerase complex to bind to DNA. Chang's team, however, claimed to find that a truncated version of sigma factor could bind and open up DNA, without help from the core RNAP. A commentary in the same issue of Cell noted that the study adds "a twist to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After Chang's online rebuttal, bulletin-board posters said they would contact Michael Rossner, managing editor of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and an expert on detecting image manipulation. Rossner confirmed to Science by e-mail that he was familiar with the case and "agree[s] with the students that some of the images are indeed questionable." Cell also received word of the allegations and started an investigation, confirmed Emilie Marcus, the journal's executive editor. (As Science went to press, Cell had not published a retraction, and Chang had not conf irmed that he was retracting the paper.)

Last Friday, Chung Hsing University convened a committee, which consisted of two university vice presidents, the dean of the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two top scientists from outside the university, to investigate the alleged manipulation. They advised Chang to retract the paper, Chao wrote. "The university will take this as a serious lesson for ethics education at all the colleges in the future," he added.

There may be more lessons to come. Bulletin-board posters have challenged figures in another paper by Chang's team that was published online 16 October by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Coming to Town!



You better watch out,
You better not cry,
Better not pout,
I'm telling you why:
Daisuke Matsuzaka is coming to bean town!!

啊啊啊,終於搞定了。

今晚 Fenway Park 外擠滿了記者,原因只有一個,「平成怪物」松坂大輔正式加入 Red Sox 了!

Pedro who??

Wednesday, December 13, 2006

裝傻

今天跟 Chris 討論 paper ,Chris 給了不少有用的建議,後來問到 figure 我都用甚麼做,我答說 powerpoint,Chris 就說她建議用 photoshop 然後就很詳細地把她 paper 之前的圖檔都叫出來跟我解釋要怎麼用,看起來 Chris 似乎是以為我不會用 photoshop 一直要我別擔心很簡單,我也就耐心地聽她說完然後點頭稱是。

人性多喜歡強調或讓人知道他會的東西有多少有多厲害,這幾年的經驗讓我覺得其實懂得示弱或裝不懂讓別人再教一次,往往才是獲益最多的。祇是聽起來有點心機就是了。

Tuesday, December 12, 2006

It's Probably Me

Lethal Weapon III 的主題曲,好早之前的事了,想當初這還是我和老婆大人一起看的第一部電影;當初在電影院裡覺得很好看,不過後來看電視重播就感覺不怎麼樣了。這首歌印象很深,就是現在再聽還是好聽得很,MV 裡也有剪到一些電影片段,裡面脫衣比傷疤的那段很有創意很好笑。

Sting rocks!



It's Probably Me / Sting, Michael Kamen and Eric Clapton

If the night turned cold and the stars looked down / And you hug yourself on the cold cold ground / You wake the morning in a stranger's coat / No one would you see / You ask yourself, who'd watch for me? / My only friend, who could it be? / It's hard to say it, I hate to say it, but it's probably me.

When your belly's empty and the hunger's so real / And you're too proud to beg and too dumb to steal / You search the city for your only friend / No one would you see / You ask yourself, who'd watch for me? / A solitary voice to speak out and set me free / I hate to say it, I hate to say it, but it's probably me.

You're not the easiest person I ever got to know / And it's hard for us both to let our feelings show / Some would say I should let you go your way / You'll only make me cry / But if there's one guy, just one guy / Who'd lay down his life for you and die / I hate to say it, I hate to say it, but it's probably me.

When the world's gone crazy and it makes no sense / And there's only one voice that comes to your defense / The jury's out and your eyes search the room / And one friendly face is all you need to see / And if there's one guy, just one guy / Who'd lay down his life for you and die,
I hate to say it, I hate to say it, but it's probably me

I hate to say it, I hate to say it, but it's probably me

Monday, December 11, 2006

12/12/06 島上新聞笑點

「美國台灣平民政府」,真是無奇不有,不知總統是誰?
--
2006.12.12  中國時報
以台灣平民政府名義 林志昇 自行宣布當選市長
郭良傑/高雄報導

代表保護台灣大聯盟參選高雄市長,得票最少,僅獲得一七四六票的林志昇,昨天以「美國台灣平民政府」名義,自行宣布當選高雄市長,該聯盟提名、且均落選的五名市議員候選人,也被宣布當選市議員,四十四名新當選的市議員,則被用台灣平民政府名義予以「派任」。

抓到了!!



看到心裡還是很幹。

原本一場可能還算好的選舉在最後一刻就這樣被搞爛掉,有沒有影響誰也說不準,輸贏成了羅生門但至少從結果來看是有效的,也進一步鼓勵了這種鑽漏洞眼裡只看到輸贏的作為。只是苦的是台灣的將來,接下來幾年選舉風氣大概只會越來越糟了。

Sunday, December 10, 2006

小老鼠再上燈檯



這次膽子大了些,撐得久了些,也又往前推進了些,事實上已經爬到盡頭還把燈檯上的燈都給打翻了,沒有燈礙手礙腳之後甚至還試著想在燈檯上站起來,只是大概想了想還是不太保險,便打消念頭改哀人來抱他下來了。

狗仔



本來差一點就可以拍到凡凡爬上 high chair 的畫面,無奈功敗垂成還是被發現有狗仔拿著相機偷拍他,一時氣極,便如眾名流般箭步衝來先以手擋住鏡頭再一把抓下相機。差一點,差一點‧‧‧

情字這條路

很經典的台語歌,小時候潘越雲很紅,但我一直不喜歡她,原因很膚淺,只因為覺得她長得很可怕。一直到這首歌後才慢慢開始認真聽她的歌,不過其中最喜歡的還是這一首。

這首歌應該真的很紅,連 department 裡面完全聽不懂台語的大陸 postdoc 都曾問過我有沒聽過這首歌,可能是網路上找到的歌詞有很多台語化的文字他看不懂,還問我歌詞在講些甚麼,要我教他發那些音。

找不到潘越雲原始的 MV,只有范范在公視節目翻唱的版本,聽起來還是差蠻多的。



後來找到潘越雲的原始版本,補上。



情字這條路 / 潘越雲
作詞:慎芝 作曲:鄭華娟

那會那會同款 \ 情字這條路 \ 給你走著輕鬆 \ 我走著艱苦 \ 那會那會同款 \ 情字這條路 \ 你攏滿面春風 \ 我攏在淋雨 \ 不願承認心內思慕 \ 暝暝等著你的腳步 \ 不願承認阮的愛你是錯誤 \ 不願後悔何必當初

那會那會走來 \ 情字這條路 \ 默默跟你來此 \ 望你倘照顧 \ 那會那會走來 \ 情字這條路 \ 回過頭才知影 \ 歹走的路途 \ 不願承認抹倘幸福 \ 暝暝唸著愛的歌譜 \ 不願承認前途茫茫看無路 \ 不願提起消息攏無

Saturday, December 9, 2006

開步


凡凡會走了!先是昨天爸爸洗澡時走了兩步給媽媽看,等媽媽洗澡時又走了兩步給爸爸看。嘖嘖嘖,站都還沒有站很穩就想走了,最多也就是兩步而已。

想到凡凡敢放手去試還是覺得他膽子蠻大的,很神奇下午還是選擇先趴下用爬的過來,晚上就開始想直接用走的過來了。

High Chair



凡凡這陣子對能夠爬的東西都十分有興趣,凡凡媽媽說他曾有自己爬上 high chair 的紀錄,實在不簡單。影片中凡凡大概也是打著差不多的主意,只是為了安全起見先檢查一下踏版牢不牢靠。

雙手聯彈



凡凡現在對彈琴的興趣比較高,也知道該彈哪裡才會出聲音了。不過像他這樣年紀的小嬰兒還是該讓他練習運動大肌肉而不是小肌肉,所以也隨他自己高興。

有趣的地方是,直到現在我們還是看不出他是左撇子還是右撇子,似乎是用右手抓東西的頻率比較高些,但每次沒抓東西的那手也會與抓著東西的手做出一樣的動作,可以注意看影片裡沒有彈琴的右手也會跟左手一起彈。這可能還是需要時間訓練,就讓即使是成年人也很少能夠很順暢地左手畫圓右手畫方那樣。

Friday, December 8, 2006

Statistical dynamics of DNA unzipping and RNA polymerase

今天的 Theory Lunch 請到 Harvard Physics & Biophysics 的 David Nelson,講有關 DNA unzipping 跟 RNA polymerase 解開 DNA double helix 的研究。我很喜歡今天的 talk,事實上這是少數幾場在以結束前完全沒有人離席的 talk,David 本身的幽默應該有幫助,另外一部分的原因是這邊的人比較能夠接受他這種類型的實驗方法。

David 主要的研究內容在用測量解開 DNA helix 所需要的力量,基本上就是從實驗這邊往理論方向作,由實驗數據反推隱藏在其後的理論,而不是先把理論模型弄好再跑數據看哪個符合。David 發現要解開 DNA helix 的力量的臨界質為 14.2 pN,任何低於此值的力道都無法穩定地打開雙股螺旋。之後依照此值改變溫度畫出 curve 再演算可能的 formula。David 依照這些結果,證明了在序列可造成影響的臨界質在哪裡,以及 autonomous mutation 的容忍度有多大,為甚麼突變或說不同的序列對於基因轉錄或 DNA 複製的影響不大。

簡單說,David 看起來像是蠻好的老師,用的技術主要還是物理方法,比如說用 optical tweezers 測量拉力,但他的想法跟策略我覺得是比較貼近我們這裡的幾個大頭,所以才沒有發生被痛電的情況。不過很明顯地他做的東西比較實際,不會像以往有些 talk 太形而上了。


--
Statistical dynamics of DNA unzipping and RNA polymerase
8 December 2006

David Nelson
Lyman Laboratory of Physics
Harvard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denaturation of double-stranded DNA as a function of force and temperature is discussed. At room temperature, sequence heterogeneity dominates the physics of single molecule force-extension curves starting about 7 pN below a ~15 pN unzipping transition. The dynamics of the unzipping fork exhibits anomalous drift and diffusion in a similar range above this transition. Energy barriers near the transition scale as the square root of the genome size. We will argue that similar ideas apply to the effect of sequence heterogeneity on molecular motors such as RNA polymerase near the stall force. Instead of simple diffusion with drift, the dynamics is characterized by sequence-dependent jumps and pauses, and the long time displacement grows sublinearly with time, as tμ with μ < 1. The resulting motor velocity is no longer well defined, but depends instead on the time scale of observation.

References
D R Nelson, "Statistical Physics of Unzipping DNA", arxiv.org/abs/cond-mat/0309559

Y Kafri, D K Lubensky, D R Nelson, "Dynamics of molecular motors and polymer translocation with sequence heterogeneity", Biophys J 86:3373-91 2004. PubMed

Y Kafri, D R Nelson, "Sequence heterogeneity and the dynamics of molecular motors", J Phys: Condens Matter, 17:S3871-86 2005. arxiv.org/abs/cond-mat/0506797
--
演講時寫的白板內容(點圖可以放大)


雪天



今天下雪兼帶刺骨冷風,不巧剛好又得帶凡凡去打 boost 免疫反應的流感疫苗第二劑,為了怕著涼凡凡被包裹成跟肉粽一樣出門。今天應該是凡凡第一次在雪天外出有機會接觸到雪,不過冷風一直吹,凡凡一路上都把頭窩在媽媽胸前,大概甚麼也沒有看到。

Thursday, December 7, 2006

雜唸

這陣子忙著弄 paper,真是件痛苦的事,比動手做實驗大概還要累上十倍。以前在台灣也寫過 paper,不過現在的題目 scale 大了許多,比較抽象,手上的 data 也不是直線的關聯,可以導出好幾個將來可以發展的方向,有點像是樂高積木一樣,同樣的材料經過不同方式的堆砌便成了不同的成品。

光是想要怎麼把故事講出來,該用哪條線當做故事的主軸就弄了好半天,會講故事的能力在這個領域實在還是很重要的啊!前前後後大概列了四五種不同的 outline,從最抽象的 “how do cells determine the cell division orientation in cytokinesis” 到最具體的 “novel roles of chromosome passenger proteins in microtubule-cortex interactions” 都有,希望最後寫出來的故事是個吸引人有趣的故事。

今天心裡煩,小抱怨一下。

Wednesday, December 6, 2006

Every Breath You Take

Sting/Police's Every Breath You Take,MY ALL TIME FAVORITE!

小時候唸美術班常常要交些作業甚麼的,都是晚上先睡一覺再爬起來畫,時常聽的就是這首歌,那時手上的盜版 CD 沒有歌詞,也沒有啥 internet 歌詞庫可以查,聽了 n 遍還是聽不出來 "How my poor heart aches" 這句到底是在唱甚麼。當時也還不知道是誰唱的,後來才曉得原來是 Police 的歌,不過那時 Police 已經解散 Sting 也單飛了。這首歌到現在還是我最喜歡的歌。

因為是經典,加上 Sting 本身的地位,這歌自然是常被拿出來唱的,所以也可以看到各種 Sting 與其他歌星合唱的版本,Sting 越老越唱越有味道。最後一個影片 Ally McBeal 那集我有看,Ally 以為沒人記得她的生日,當時看到 Sting 的感覺就跟 Ally 那伙人一樣十分驚喜,好像 Sting 的太太在那集也有出現。另外從第三個演唱會版跟第四個 2003 年重新團圓版的畫面比較,真的是過了好久好久了。

Police MV 版 (1983)


Police Unprugged 版
Attention:Vinx's chorus work is so good & kool.


Police 演唱會版


Police 2003 重新團圓版 (Live RocknRoll Hall of Fame)
The Police, Gwen Stefani, John Mayer, Steven Tyler. (03/10/2003)


Sting 與 新好男孩, 克莉絲汀, 安立奎等大合唱雜燴版
with Backstreet Boys, Christina Aguilera, Julio i Enrique Iglesias, Sisq, Lemar


Sting and Bruce Springsteen 演唱會版


Sting 艾莉的異想世界 Ally McBeal 客串插花演唱版
with Robert Downey Jr


Every breath you take / Every move you make / Every bond you break / Every step you take / I'll be watching you

Every single day / Every word you say / Every game you play / Every night you stay / I'll be watching you

Oh, can't you see / You belong to me / How my poor heart aches / With every step you take / Every move you make / Every vow you break / Every smile you fake / Every claim you stake / I'll be watching you

Since you've gone I been lost without a trace / I dream at night I can only see your face / I look around but it's you I can't replace / I feel so cold and I long for your embrace / I keep crying baby, baby, please...

Oh, can't you see / You belong to me / How my poor heart aches / With every step you take / Every move you make / Every vow you break / Every smile you fake / Every claim you stake / I'll be watching you

Every move you make / Every step you take / I'll be watching you

Tuesday, December 5, 2006

12/05/06 島上新聞笑點

實在經典‧‧‧

TVBS / 總統:神保佑 否則319「莎喲哪拉」

總統陳水扁:「是我們神農大帝跟眾神明,用他的雙手將子彈撥走,阿扁才能過這關,天祐台灣,如果姿勢有點不對,手勢有點不同,車子速度有點不一樣,阿扁就中彈了,那就不是打到肚子上,還會打進去。」

Are You on the List?

NBC Heroes episode 12 Godsend Preview


得再等七個禮拜才能看到下一集,真是圈圈叉叉。而且裡面正妹一個一個死掉是怎樣?Charlie 被開腦之後現在 Eden 也自己爆頭了。

Well, Jan 22, maybe that is good for my paper writing work...

好不好

另一首五月天台語歌,去年冬天坐車到康橋後走路回家的路上常聽這首歌,那時凡凡還在媽媽肚子裡面,聽到歌詞裡的『甲你疼 / 甲你惜 / 甲你捧在我雙手中 / 我一生唯一的希望 / 要給你快樂 / 好或不好』,特別是在颼颼的冷風中,聽起來特別有感覺,不過心裡想的是將要出世的小朋友而不是風花雪月的少年愛戀就是了。




作詞:阿信 作曲:阿信 編曲:五月天

不知是對或是不對 / 不知是好或是不好 / 不知你甘會笑阮憨 / 熱天西北雨的下午 / 想你不知影你在哪 / 真希望看到你的笑容

你的溫暖充滿著阮孤單的心臟 / 我不能繼續再等待 / 想要對你說 / 乎你想 / 乎你猜 / 是誰人整眠煩惱 / 煩惱著無情的風無情的雨 / 阻礙咱的路 / 甲你疼 / 甲你惜 / 甲你捧在我雙手中 / 我一生唯一的希望 / 要給你快樂 / 好或不好

日子有甜也有艱苦 / 有你有我互相照顧 / 想要聽你心內的感想 / 親愛你甘有聽阮講/ 親愛到底是好不好 / 甘講你驚阮沒信用 / 還是你擱有苦衷

你的溫暖充滿著阮孤單的心臟 / 我不能繼續再等待 / 想要對你說 / 乎你想 / 乎你猜 / 是誰人整眠煩惱 / 煩惱著無情的風無情的雨 / 阻礙咱的路 / 甲你疼 / 甲你惜 / 甲你捧在我雙手中 / 我一生唯一的希望 / 要給你快樂 / 好或不好

Monday, December 4, 2006

麥來亂

五月天一直是台灣很受歡迎的團,不過去掉地下的不說台灣樂壇裡也沒有幾個團,這點從五月天得淪落到跟 5566 一起搶台灣/亞洲第一天團便可得證。五月天出過國語也出過台語的專輯,不過整個說來台語歌寫的比國語歌實在好上許多,至少歌詞上懇切貼近傳神得多。

在他們的台語歌中,有兩首是我比較喜歡的,麥來亂 是其一,而讓他們大紅的 志明與春嬌 我反沒甚麼太深的感覺。



麥來亂 / 五月天

眼淚鹹 / 哭到眼淚不鹹 / 過一天 / 痛一天 / 一天親像一冬 / 過一冬 / 你又找阮開講 / 你說你 / 你想我 / 我的一冬攏無採工

最怕你 / 講你猶原思念 / 擱再給阮希望 / 最怕你 / 說你愛我 / 心擱破洞 / 我擱山崩 / 電話我也不接 / 找我我也不睬 / 麥來亂 / 無緣的人 / 麥擱來亂 / 去愛別人

真感謝 / 感謝你的陪伴 / 自屏東 / 到基隆 / 走過這多美夢 / 夢醒了 / 咱是無緣的人 / 拜託你 / 麥回頭 / 麥擱問我目眶怎紅

為怎樣 / 我奈這白目 / 我奈這飯桶啊 / 明知影 / 你是這危險 / 啊擱學不會閃 / 放著你 / 甲我的青春 / 甲我的生活 / 攏拆吃入腹

Sunday, December 3, 2006

攀岩



演完上燈台下不來的小老鼠之後,凡凡緊接著扮成登山選手,表演攀岩的技巧給大家瞧瞧。

這次就上得去也下得來,不用叫媽媽來了。

小老鼠上燈檯



小老鼠 上燈檯
偷油吃 下不來
叫媽媽 媽不來
嘰哩咕嚕滾下來

Saturday, December 2, 2006

該選哪本書呢



現在凡凡越來越大膽,只要有機會在哪兒都試著自己站起來,時間也越來越久。大概快要可以跟爸媽一起去逛書店,一起站著選書翻雜誌看了。

髮箍



耶!凡凡很高興,自從滿月被剃了光頭之後,他的頭髮終於長到可以用髮箍了!露出飽飽的天庭。

不過凡凡應該看不到也不知道他的後腦勺還有一塊是禿的哩。

Friday, December 1, 2006

滋滋作響



今天是 Duncan 的生日,Tim & Chris 在家裡辦了個 party 順便幫 Ed & Sun 餞行,他們明天就要回去 LSU 了。我們帶了凡凡一起去,本來是打算讓凡凡會會實驗室裡面另外兩個混血小美女,大六個月的 Josephine (1/4 德國 + 1/4 美國 + 1/2 韓國)以及大兩個月的 Ella (1/4 法國 + 1/4 英國 + 1/2 西班牙),可惜 Josephine 的媽媽實驗出問題得留在實驗室,Ella 又過了她的睡覺時間,結果一個也沒見到。

凡凡在那兒看到每個人嘴巴都不停地吃自己卻又吃不到,回到家後便抓了個塑膠袋猛吸也不知在吸些甚麼,嘴巴滋滋作響好像挺好吃一般。在 Party 中大家都誇他很 well-behaved,可能是新的地方,凡凡顯得比較小心不太敢亂爬亂動,很粘媽媽,等到一回到家立刻就自動回復原狀了。

Thursday, November 30, 2006

Parody - House M.D.

看來 Catatonia 跟我同感比較喜歡看 Mad TV 勝過 SNL,事實上就模仿的部分 Mad TV 也是贏過 SNL 的。我很喜歡這段 House M.D. Parody,裡面講 House M.D. 劇情公式的那段,很好笑。不過裡面 Chase 是澳洲腔英文,把他演成 British 了。

之前在 Catatonia 那裡貼過連結,既然提到了 Mad TV 就再貼出來一次。

Cage Dancer

凡凡今天表演 Cage Dance,怎樣,夠辣夠撩人吧!


Parody - You're Beautiful

Mad TV 實在是很寶,我覺得比 Saturday Night Live (SNL) 來得好看,SNL 裡我覺得只有新聞那一段比較好笑。Mad TV 模仿了很多有的沒的,幾乎都很好笑,這是 James Blunt "You're Beautiful" MV 的 parody,主要還是取笑裡面脫衣服的橋段,特別找了個女生演然後玩弄觀眾的期待心理,因為大家都知道等一下就要脫光光了!

Wednesday, November 29, 2006

You're Beautiful

第一次聽到這歌是在實驗室裡 Aaron 放著 internet radio 的時候,播的次數很頻繁,因為距離,不是聽得很清楚,只聽得到 You're Beautiful 比較大聲的那幾句,一直以為是 Rod Stewart 又出新歌了,後來偶然回家看到六七點時娛樂八卦節目裡的 MV 才發現原來不是。

這歌是 James Blunt 寫給她前女友的,不過我實在搞不懂為啥 MV 裡面 James Blunt 一定要脫衣服啊?有人認為這歌有自殺的暗示,很怪的 MV,結果印象最深的反而不是歌曲本身而是奇怪的 MV 了。


You're Beautiful / James Blunt

My life is brilliant / My love is pure / I saw an angel / Of that I'm sure / She smiled at me on the subway / She was with another man / But I won't lose no sleep on that / 'Cause I've got a plan.

You're beautiful / You're beautiful / You're beautiful, it's true / I saw your face in a crowded place / And I don't know what to do / 'Cause I'll never be with you.

Yeah, she caught my eye / As we walked on by / She could see from my face that I was, Flying high (Fucking high, in CD version) / And I don't think that I'll see her again / But we shared a moment that will last till the end

You're beautiful / You're beautiful / You're beautiful, it's true / I saw your face in a crowded place / And I don't know what to do / 'Cause I'll never be with you.

You're beautiful / You're beautiful / You're beautiful, it's true / There must be an angel with a smile on her face / When she thought up that I should be with you / But it's time to face the truth / I will never be with you

Monday, November 27, 2006

11/27/06 島上新聞笑點

林郁方同時建議制定「公職人員特別費使用示範監獄特別條例」,「撥個十億、二十億蓋一座可容納至少六千五百人的大監獄」,「馬英九住一號,蘇貞昌住二號…,可能連典獄長都在裡面」,最好以後再定為「觀光景點」,讓大家都來看看這個世界奇觀。這番話讓全場笑成一團。
--

有好笑到‧‧‧

Sunday, November 26, 2006

This Time, Standing on His Own



凡凡只有在爸爸媽媽的身邊才敢嘗試放雙手站著,也因為這樣距離太近不容易拍到他自己獨自站著的畫面,這次剛好凡凡的媽媽剛洗完頭在旁邊吹頭髮轉移了凡凡的注意力,才有機會拍到這珍貴的畫面。之前還有一次站立超過十秒鐘,可惜沒有拍到影片,只有相片。

爸爸爸爸爸



這小子實在很精,媽媽在的時候就直喊媽媽,媽媽不在身邊就改口開始喊爸爸了!

軟趴趴



說實話我有點看不懂凡凡這次到底在做甚麼,一邊學著恐龍叫一邊軟趴趴地裝沒力貼在牆壁上。你是想當貼紙嗎?

Saturday, November 25, 2006

逛超市



這次凡凡好像在逛超市一樣,「嗯‧‧‧這麼多東西,要吃甚麼好呢?」

松鼠



今年的冬天似乎來得特別晚,過去兩年的感恩節新英格蘭地區都是冷到一個不行,讓人連一點點爬起來去排 early bird sale 的動機都沒有。有別於感恩節當天淒風苦雨,這幾天明顯回暖,松鼠也都跑出來覓食了,這是從家裡往窗外拍的畫面。

講到松鼠就想到去年住在 Fenway Shuttuck House 時,有一天跟老婆走去 Hay market 買菜,回到家一開門就見到家裡的東西散亂一地,想一定是遭小偷了!後來清理了一下才發現原來是被松鼠給闖空門了,最有力的證據就是那松鼠拉了幾顆屎在我們的床上,真是‧‧‧

我一直很好奇到底冬天松鼠都躲在哪裡?前幾個禮拜比較冷的時候騎車的路上常出現被壓扁的松鼠,不知是凍死還是忙著尋找囤積食物被車給撞死的,呃,這一部分就恕我不附上照片了。

Friday, November 24, 2006

Almost Standing on His Own



凡凡現在三不五時就喜歡站起來放雙手看能撐多久,目前的紀錄是在 playgroup 愛現表演給其她媽媽看的五秒鐘。不過最常見的情況還是站著手拉或扶著個東西然後開始動來動去練習平衡感。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吃風喔?



剛從 Effie 家吃完感恩節火雞大餐回來,凡凡可能在那邊看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嘴巴一嚼一嚼的,回來也學起吃東西的樣子,不過別人嘴裡還有吃到火雞,你是吃風也有這麼好吃喔?

到後面時就又開始巴結討他媽歡心了。

媽媽媽媽媽



凡凡相繼嘗試出怎麼發 /b/ 及 /p/ 之類的音之後,終於開始發 /m/ 的音了,聽得她媽媽樂不可支,凡凡也很配合地整天媽媽媽媽地叫個不停。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碩博士生統一發包

ETToday 這個新聞讚!應該叫美國這些學校好好學學台灣的做法才對!看我們的學術進步多快呀!

研究所擬採統一分發模式 最快97年實施
2006/11/22 13:01
記者邱瓊平/台北報導


大學學歷普及後,愈來愈多的大學生想繼續就讀研究所,為了提高錄取機率,都會多報幾間學校,導致成績較好的學生可能會錄取多所學校,必須等到「放棄」之後,名額才能遞補,為了解決這樣的情況,教育部邀集10多所大學開會,傾向採取統一分發的方式,最快97年實施。

每年4、5月是研究所考試的時間,報考部分國立大學或商學院的人數逐年創新高,且學生都會多報考幾所學校,讓自己錄取的機會增加,但對成績較好的學生而言,可能報考的學校都會錄取,但有學生可能是備取,必須要等錄取的人放棄才會辦法遞補。

由於等待的時間長,讓學生倍感煎熬。教育部高教司長陳德華指出,昨(21)日邀集10多所大學進行會議討論,多所學校同意採用統一分發的方式,也就是說,研究所考試還是由各校單獨舉行與公布錄取名單,學生排定志願序後,再統一進行分發,避免重複錄取,由台大負責規劃,最快97年開始實施。

害羞老闆

這陣子被一個 in vivo Rho inactivation 的實驗卡住三個禮拜,有點悶。這幾天終於差不多有結果出來,想說真的是該開始動手寫 manuscript 了。

從九月 DAC 之後已經過了兩個月,早該動手寫了,不過事情總是這樣想把資料弄完整一點再動手,就這麼一直擱著。Tim 剛寫完今年的 renew grant,我的 project 是其中的一個 aim。可能因為剛弄完 grant,昨天 Tim 忽然跑過來說要跟我討論一下 paper 的事,不知是不是看我一直沒動手寫還是怎樣,後來講到要投哪裡的時候 Tim 就說了堆有的沒的,說 MBC, JCB, Current Biology, NCB 對他來說都一樣,但是對有的人可能覺得有差,如果我想要投哪一個期刊他都絕對支持,資料也都夠之類的話。猜想他可能看我一直沒動作,不好意思問只好自己亂猜以為我要把 paper 做大投高一點,真是個多愁善感又害羞的老闆。

其實真的沒有,只是有時懶散了點而已。

Tuesday, November 21, 2006

Yatta!~

這是 08/31/1987 TIME Magazine 的封面,會不會覺得左側穿深藍色衣服的那個小男孩很眼熟?
他的名字是 Masi Oka,這樣講可能很多人還是沒印象,如果提到另一個名字 Hiro,大概很多人馬上就曉得他是誰了。打滾多年演了許多在電影或影集中插花的小角色後,就像演 House 的 Hugh Laurie 一樣,因為一部影集忽然間就大紅了起來,不同於 Hugh Laurie 的 House 是當然主角,Masi Oka 的 Hiro 能在 Heroes 大堆頭白人俊男美女間以宅男角色大受歡迎實在是件令人意外的事。

Hiro 的角色設定本來就討喜,加上(我覺得是)裡面最強大或許也是最讓人嚮往的操縱時間與空間的能力,讓這個日本宅男一下變成了最紅的角色,NBC 還給他開了個專屬的 Hiro's Blog,我開始期待 Mad TV 哪時會搞笑這個影集與角色了,反正他們剛好有個 Bobby Lee 可以演 Hiro。

Masi Oka 是 Brown 畢業的,computer science / mathmatics 雙主修,副修 theater arts,除了演些跑龍套的小角色外,還兼做一海票賣座電影的 ILM 後製,像 Star War Episode I-III, Hulk, Terminator III, War of Worlds, Pirates of the Caribbean 等等,實在很厲害。

昨晚 Masi Oka 上 Conan O'Brien 脫口秀訪問的片段。


昨早 (11/20/06) 播出的 Today Show,一開始那段 Hiro 暫停時間的片段蠻有趣的。


The View, 帥哥 Peter 有提到他還不能 (not yet) 控制自己運用複製來的超能力,搞不好最後他變成甚麼都會那就是最強的了。不過一堆女生好像還是對宅男比對帥哥有興趣,宅男的時代終於來到了啊。

Monday, November 20, 2006

Taxol-Stabilized Microtubules Can Position the Cytokinetic Furrow in Mammalian Cells

MCB (2005/09)
Ed Salmon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This is an important paper in cytokinesis field because it suggested quality (dynamics), but not quantity, is important for cleavage furrow positioning.

In the classic JC Canman's monopolar cell division paper, it appeared there are some stabilized microtubules passing throught kinetochore to the furrow region. This paper further supports the conclusion above by employing taxol to artificially stabilized microtubules. When treat cells with taxol before microinjecting Mad2 antibody to inactivate checkpoint. The cell cortex still formed furrows although it's temporally later than usual. Besides, those furrows usually didn't progress to complete. When taxol was employed in anaphase, it delayed furrow initiation but didn't perturb furrow positioning. Authors concluded that taxol-stabilized microtubules can act to position the furrow and that loss of microtubule dynamics delay the timing of furrow onset and prevents completion.

This system is a good model for finding the stimulatory signal for furrow initiation. Authors thought stable microtubules at the cortex locally activates Rho, or it promote the delivery of a stimnulatory factor transported along the MTs.

However, INCENP was not found in those ingressing furrows. It is not surprised becasue CCP complex translocation is MT-dynamics-dependent. In cultured cells, other paper reported that Survivin depletion causes mislocalization of MKLP1 from an unstablized midzone. Withuot MKLP1, there should be no MgcRacGAP, and then on Ect2, and then Rho. It is surprised that without all those proteins those taxol-stabilized MTs induced furrows could still ingress. Further work should be done to clearify if there is any mistake in those papers.

顯微鏡與望遠鏡

這次參觀顯微鏡收藏的時候,Jeff 提出了一個十分有意思的問題,從一些畫作裡可以看到顯微鏡和望遠鏡在舊時都是有錢人家身份品味的象徵,每個 gentleman 都會想去買一台擺在家裡。到了現在大家還是願意花錢買個望遠鏡放在家裡,但已鮮少人會放台顯微鏡在家中了。顯微鏡似乎已明顯脫離了大眾日常的生活範圍,這種現象不知是何時開始發生還有為甚麼望遠鏡和顯微鏡當時一起出現的兩種光學儀器會有如此截然不同的命運?

後來討論到可能的一個原因,就是很多人願意花錢買望遠鏡可能不只為了看星星,可能還拿來偷看鄰居。館員阿姨就回答 "Ha-ha, it's probably true, if they don't mind seeing their neighbors upside-down" 後來停頓了兩秒鐘又接著講 "Well, maybe their neighbors were, but not in that way..."

Hmm...在一大群 under 面前耶,真敢講。


影片是館員阿姨在講解一台古早時教學用的顯微鏡,固定在窗戶上可以把影像投射在屋內的牆上讓大家一起看到。站在影片後方左側的是 Professor Jeff Lichtman。

Microscopy Field Trip

上個禮拜四(11/16/06)下午是 Microscopy 課的 field trip,帶了些學生參觀了哈佛科學史系 (Department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Collection of Historical Scientific Instruments (CHSI) 中收藏的顯微鏡。

西元 1764 年哈佛那場著名的火災把 Harvard Hall 裡的所有文物包括教學用的科學儀器都給燒了精光,Benjamin Franklin 受到哈佛校方的委託,以賓州殖民地代表前往倫敦與英方磋商稅務問題的同時,幫哈佛大學採買一些歐洲的科學儀器。Franklin 十分盡責,竭盡他的全力努力花著哈佛大學的錢,幫哈佛帶回來了不少十分精巧的科學儀器,現在這些儀器絕大部分都被哈佛妥善地收藏保管著。諷刺的是,可能有超過 99% 的哈佛人從沒看過或根本不知道學校擁有這樣的好東西,這次是因為教學需要所以特地從倉庫中搬出來展覽解說,除此之外可能根本沒有公開展出的機會。

CHSI Collection Library 展示的會場入口,並不是在一般展覽的展覽室,這門還會 auto-lock。

導覽阿姨在展覽室裡說著 Benjamin Franklin 如何努力地花著哈佛給他的錢。背後玻璃窗裡面就是 CHSI Collection Library。

哈佛共有五百多檯各個不同時期的顯微鏡,這次只挑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展示給我們看,點圖可以放大,我還照得蠻清楚的。

十八世紀的顯微鏡,做得十分迷你,可以方便攜帶至野外觀察。左下角是虎克 Hooke 發明的第一台顯微鏡的 replica。

哈佛老校長 Edward Holyoke (1689-1769) 私人的顯微鏡。

十九世紀的顯微鏡,這時大致上顯微鏡的設計已從像是加強版放大鏡的單鏡片轉成 compound microscope 了,因此無法拿在手上對著陽光看,需要鏡片反射陽光作為光源。照片裡中間的顯微鏡明顯時間較晚,因為鏡身是銅做的,冶鍊銅的技術得在十九世紀中段才算成熟。照片裡也可以看出早期的顯微鏡都很有 style,因為無法量產所以也沒有零件替換或統一規格的問題,每一件都像是藝術品般獨一無二,因此在那時候家裡擺一台顯微鏡就跟掛幅畫一樣是品味與身份的象徵,只有有錢人家或所謂的 gentleman 家裡才會有這類玩意。

更晚期的顯微鏡,擺脫陽光以蠟燭做為光源的顯微鏡,鏡身非直立而是傾斜的,一部分的原因可能是如果維持垂直的設計 sample 大概會被燒焦。

十九世紀某人的生日禮物,一整套顯微鏡,裡面還附了張小紙條說明各部分價值多少錢,總價約十英磅多。

馬克吐溫私人的顯微鏡。下面是 Mark Twain 在 The Jews 裡面提到顯微鏡的一段話。
A person who has for untold centuries maintained the imposing position of spiritual head of four-fifths of the human race, and political head of the whole of it, must be granted the possession of executive abilities of the loftiest order. In his large presence the other popes and politicians shrink to midges for the microscope. I would like to see him. I would rather see him and shake him by the tail than any other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ncert.

二十世紀的顯微鏡,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顯微鏡下面都多了 condenser 負責收集不同角度的光源,這是在 Abbe illumination 被發現之後才有的設計,可以大幅增加顯微鏡的解析度 (resolution)。物鏡 (object lens)也可以更換。

雙眼用的顯微鏡。

倒立式顯微鏡,光源由上方射入,起初設計的目的是方便解剖,為一哈佛醫學院教授私人的顯微鏡。

二十世紀中德國 Zeiss 出產的顯微鏡,幾乎已具有所有現代顯微鏡的基本架構,鏡身也開始使用金屬以外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