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在家裡看了 The Hours 的 DVD,是還不錯,演員的表現整體來說也很突出,特別是 Nicole Kidman 戴上了個假鼻子後根本認不出來是她,不過看完之後卻沒有特別深的感觸或共鳴,或許是因為我不是女身無法感受那種困頓在日常生活中的苦悶的緣故罷。這樣講起來又有那麼點兒無間地獄的感覺,算是日常生活版無間道嗎?
電影劇本是從小說改編來的,而小說裡的三段故事相互穿插對映,電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清楚地表達出這些脈絡本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實上導演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只是讓我感覺整個故事力道還是不足,不夠深刻。故事藉由 Virginia Woolf 寫作她的第四本小說 Mrs. Dalloway 的過程,講述女性在不同的三個時代面對的困境,一位作家,一位讀者,以及一個書中的角色。小說作者表示在一開始的設定中其實只有 Virginia Woolf/Nicole Kidman 跟 Clarissa Vaughan/Meryl Streep 兩個角色,意想突顯昔今的不同或說現代版的 Mrs, Dalloway。之後覺得故事太過空泛才以作者自己的母親為藍本加上了 Laura Brown/Julianne Moore 這個夾在中間的角色。片中三人受困在日常生活中的瑣碎與規律,苦悶而找不到出口,Woolf 真正反抗的應該是她那時代對女性的種種不平等對待,不盡然是片中所強調的種種,事實上 Woolf 已經享有當時絕大部分的人所沒有的自由與不羈了。另有一點不解的是,為何三人都在片中都有與同性親吻的畫面出現,Woolf 有同性戀行為眾所皆知,但另外兩個角色的設定就不知為何也得與女同沾上邊?事實上 Woolf 的同性戀人大家所知道的是另一位女作家而不是姐姐。這樣的安排是刻意還是深意?是故事還是暗示?
同影片比較起來,可能更喜歡 special feature 的部分。Woolf 本名 Virginia Stephen,父母都是鰥寡再婚,Virginia 繼承了母親家族的美貌,父親是位爵士也是英國文壇的重要人士。Virginia 跟姐姐 Venessa 小時候曾被母方前段婚姻的兒子 George Duckworth 性侵,普遍被認為是造成她日後性格不穩的遠因。十三歲時母親去世對 Virginia 造成了重大的打擊,不久後精神便出現了異狀。由於是女生,Virginia 只能待在家中自學無法上學受教育,Virginia 對此一直耿耿於懷, 作品中一段描寫 Mrs. Dollaway 假想用手彎著自己的一生走到死去雙親面前證明這是自己的成就,便被認為有很強的自傳意味。而後 Virginia 搬去 Bloomsbury 後與一群相近的文學或藝術家共同過著狂放與反抗傳統的生活,此即著名的 Bloomsbury Group。Virginia 與 Leonard Woolf 的婚姻十分奇特,Leonard 終於放棄改而追求他與 Virginia 間無性的精神戀愛。這種種的形象與電影或小說中的 Virginia Woolf 皆不盡相符。Virginia 的 depression & mania 帶給了她無盡的痛苦也同時造就了他對於日常生活細節超於常人的敏感,充份展現在她的作品之中。她嘗表示她享受著發病時所帶來的感受度。
總之,對這部電影沒有甚麼太大的共鳴,或許因為我沒有看過原著小說,或許是因為我也沒看過 Virginia Woolf 的 Mrs. Dollaway;再不然,就是我太遲頓了。
延伸閱讀
The Hours (movie) in IMDb
The Hours (novel) in Wikipedia
Virginia Woolf in Wikipedia
Monday, October 2, 2006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