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11, 2007

補鯨魚的牢騷

今年的 job hunting season 大概可以算是結束了,今年實驗室的成績和往年應該差不多,Chris 確定將變成 Harvard Medical School 的 faculty,另外兩個 postdoc 也確定接受 MIT 和 UIUC 的 offer 了。想到這些再加上最近碰巧看到的幾篇文章和遇到的一些事,想談談台灣科研現在的困境。

兩篇文章一篇是 Science 的 Asia Tiger's Bold Experiment,收在 sidebar 的 Alog 中不需權限可以直接點開來看,主要講述新加坡近年花大錢投資生技產業的情況;另外就是 Nature Job 裡介紹台灣的專文。說實話如果不是剛好看到別人的文章講到這篇文章,我大概根本不會發現這篇文章。

新加坡和台灣都遇到了類似的困境,那就是沒法自海外吸引優秀的人材。新加坡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抓大鯨魚,不要小魚。要招就要招夠份量的。台灣呢?真的就像有人表示的「台灣的競爭力在於即使薪水比美國或中國低,台灣的優秀人才還是願意回國貢獻所長」嗎?說實話對此我是很悲觀的。

人文或社會科學的情況或許不一樣,不過既然生醫領域是台灣跟新加坡都想發展的重點項目,也是我較熟悉的領域,就拿這個來說好了。

台灣這幾年生醫領域到底招到了幾個有份量的「鯨魚級」學者?好,中研院長翁啟惠算一個,再加上幾個所長,還有誰?並不是國外回來的教授都算是鯨魚,嚴格算一算還真的沒幾個。那看看新進的人員好了,從國外回台拿到且接受教職的人 CV 拿出來一比,真的算得上是有潛力長大的「小鯨魚」嗎?這些人在國外真的多少人有機會拿到教職,如果限定在頂尖的幾間學校那比例可能就更低了。很殘酷地說,如果這是所謂「台灣的優秀人材」,那我真的懷疑留在美國頂尖機構的人是屬於不同類別的人,不能算得上是這種「優秀人材」。

我這樣寫其實可能有點風險,畢竟台灣圈子裡還是有認識的 PI 或新進教授朋友,不過大概將來我大概也沒有甚麼機會變成大鯨魚,台灣爭取不到優秀人材雖然殘酷卻是事實。

美國的學術環境磁吸效應使得各國人材往往來美後就留了下來,波士頓特別明顯,已經聽過三次介紹 talk speaker 時講說:「跟很多人一樣,xxx 在 n 年前來到 Boston 唸書後就再也沒有離開了。」其實不單台灣,各國都一樣,我認識的法國人大概也幾乎不是留在美國就是跑去歐洲的德國瑞士奧地利找教職,反正就是不回法國。能拿到 Harvard, MIT, Stanford, Johns Hopkins 這些學校 offer 的人,身邊還真的沒有願意放棄回國服務的例子。台灣有甚麼機會爭取這些人返台發展,說真的以現在的台灣還真的沒有甚麼機會,頂多加上如文章所言願意的家庭因素(雖然我很懷疑對有這些 offers 的 junior faculty 會有甚麼用)。

回頭講新加坡,新加坡是英語環境,對外籍學者吸引力大些,但從文中看來畢竟還是短期客座的多,真的願意留下來的少,再怎麼揮金如土還是有極限的啊!新加坡綁公費留學生倒是綁得蠻成功的,許多都是從大學就開始養,養到根本還不起違約的錢,就都回去了。而且有一點不錯的是當初的規劃就是至少在這些公費生回新加坡的時候,能有國際級的學者繼續在新加坡帶這些留學生,避免產生研究水準的落差,直到他們慢慢地能夠獨當一面。這是那些外國鯨魚們的任務。至於成效,恐怕得過幾年才看得出來。

台灣呢?公費獎學金名額越來越多,金額越來越少,不是有漏洞可鑽就是讓人吃也吃不飽,獎學金弄得像獎金一樣。有甚麼規劃嗎?沒有。陷入了數量的迷思,好像把留學生的數量衝高就科研發展有望了!只要砸錢就可以心安,只要把名額弄多就是德政,弄到最後只是浪費錢而已。台灣的科研預算濫用亂用的例子更是屢見不鮮,五年五百億?完全是規劃一套執行另一套。

台灣特殊的環境與可能的改善方法大概在不同的時間場合都已討論到爛了,弄到後來有點像雞生蛋蛋生雞一樣,並不是直接改個甚麼東西就立刻藥到病除的,這樣是要怎麼跟人家補鯨魚?滿腔報國熱情不能當飯吃,自己事業還是要自己顧,只好繼續悲觀下去了。

No comments: